新闻中心
特朗普豁免上千种产品关税,哪些商品不受对等关税政策限制?
2025年4月2日,特朗普政府以"贸易平衡"为由单方面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实施34%附加关税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美国已对中国商品普遍征收20%基础关税,经叠加后实际综合税率飙升至54%的历史高位。
当日,白宫同步发布22页《特别关税调整实施细则》,明确约1000项商品的特殊豁免条款。该文件主要包含七大豁免类别:
1、在途商品:美东时间 4 月 9 日零点前(北京时间同日 12 点)申报进口或从仓库提取用于消费的商品,可豁免对等关税。
2、人道主义物资:食品、衣物、药品等用于捐赠救助的物品,享受免税政策。
3、信息类产品:出版物、影片、唱片、艺术品、电子介质(如光盘、磁带)及新闻通讯稿等,均豁免对等关税。
4、232 条款约束产品:钢铁、铝制品及其衍生品,乘用车、轻型卡车及零部件等已受 232 条款关税管控的商品,不在对等征税范围内。
5、特定工业与民生商品:铜、药品、化学品、半导体、木材及纸制品、金属等特定产品,获关税豁免。
6、稀缺矿物资源:美国本土缺乏的能源类及其他矿物产品,免于对等征税。
7、高美国成分产品:若商品中美国本土成分占海关申报价值 20% 以上,对等关税仅针对非美国成分部分,体现对本土产业的保护导向。
此轮关税政策引发全美消费市场剧烈震荡。据中国日报网观察,中国制造电子产品成为抢购焦点,纽约布鲁克林某家电卖场出现百人排队抢购电视机的场景。
知名投资人马克·库班在社交媒体呼吁:"从个人护理用品到日用百货,建议民众建立至少三个月的应急储备。"其特别指出:"所有商品都将面临涨价压力,即便标榜'美国制造'的产品也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。"
纽约市民的采购清单颇具代表性:在政策宣布后18小时内,有人斥资3000美元囤积了智能家电、汽车养护用品及中国品牌4K电视。并表示:"这次涨价潮可能持续数年,必须提前锁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。"